什么是协作机器人?
据权威资料显示,协作机器人就是机器人与人可以在生产线上协同作战,充分发挥机器人的效率及人类的智能。协作型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,可以称之为“工业机器人的升级版本”,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不同,协作机器人扫除了人机协作的障碍,让机器人彻底摆脱护栏或围笼的束缚,凭其开创性的产品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,为机器人的发展开启了新时代。
协作机器人能为人类社会或者工作生活带来哪些好处,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?
自2016年,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协作机器人发布了最新的工业标准——ISO/TS 15066: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—Collaborative robots,从此开启了协作机器人的商用元年。协作机器人自投入应用以来,已经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制造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。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(1)人机协作,生产效率提高。结合人与机器人的优点,减少人和机器之间的距离,生产灵活性达到最大,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与产品品质。
(2)生产安全性提高。协作机器人的设计与功能的搭载,都能够辅助高危险性、高难度等工作工艺,降低员工受伤危险。
(3)编程简单,生产操作简便。对于一些普通操作者和非技术背景的人员来说,都可以非常容易进行编程与调试。
(4)感知能力,生产动作随机应变。协助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,并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动作行为。
基于协作机器人对生产制造带来的诸多好处,协作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、医疗、物流、教育、服务等领域。协作机器人是提高企业效率、加强质量控制、增强生产灵活性,减少物流线成本的支撑设备。协作机器人的出现也将引导下一代机器人的研发设计,人机协作将会成为其本质特征,根据工信部等部门机器人十四五发展规划,协作机器人将成为机器人新的发展方向,助力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,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
评论
-
管理员刚刚
暂无任何留言!